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曲折事(1/2)

汉宣帝驾崩了

他在去世前没有任何遗憾。他自知没甚文韬武略,却也守住了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人人说他老来糊涂,偏信国师,将皇储所托非人,葬送郑国山河,他却觉得这是他这一生做过最正确的事。

他犹记几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宫人都躲懒,三皇子又素来不爱人在旁侍候,他踏着雪去找他,不料却撞见了国师家的公子,如今的战神将军竟搂着郑国唯一的皇子殿下!他的好儿子,更是顺从的靠在那人身上!两人坐在温暖的大殿中,互相依偎着贴着脸颊说话。宣帝怒不可遏,两人看着他,眼中只有被发现的尴尬和无措,却无半分惧怕与退缩。宣帝直到生命的最后,还记得那两双无畏又满含光亮的眼睛,比冬夜最亮的星子还要明亮,耳边似乎还萦绕着少年如誓言般的话语:“陛下,少顼是我一辈子要保护的人,这世上没人比我更爱他,他想要的,我会毫不犹豫的捧到他手上,不管是何物。”宣帝只是深深地看着两个少年,甚至有点嫉妒被护在身后的自己的儿子,他不发一言,可却一句阻拦之言也没有,只是甩袖离开,因为他明白,身为郑国唯一的皇嗣,未来的天子,没有选择自己所爱之人的资格,更遑论一个男人?

他又想起孟允在他身前立下的诺言,终于满意的笑了,这郑国的江山,他总算是守住了,也替他的儿子守住了。

新帝继位了,顺利的让人不可思议。

可更让人诧异的是,那个人人口中的乱臣贼子,那个所有人都以为会趁机造反的窃国贼,竟已辞官回乡,潇洒的像是扔了件毫不在意的东西,哪里像是放下唾手可得的滔天权势。

但郑国的政局依旧平稳,那些踩低捧高的势利臣子对只剩自己孤家寡人的孟允丝毫不敢小觑,只因新帝刚一登基,便擢拔了他的官职,升为一品将军,另封为齐王,真真正正的成为了朝堂上一手遮天的人物,成了这郑国第二个天子。

所有人都以为这样的局面会持续下去,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都不会改变。郑玺也以为他们会这样携手下去,可变故从来都是让人措手不及的。

边防大乱了。

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周边的小国早就觊觎不已。按说这骚乱每隔个几年都会发生一次,可这次却来势汹汹。西北边境小国竟联合举兵,边境军被打的措手不及,连连失守,消息传回京都时,竟已被攻下五城,这一兵败,速度快的让人惊骇。郑玺听闻,甚是忧虑,连夜召来了众臣子商议退敌之策。

郑国在汉宣帝时就已有颓败之势,盛极而衰,大厦将倾之前总会有个趋势和预警,到了郑玺这一世,朝堂之上已有青黄不接的征兆,老官员贪生怕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年轻的官员又资历甚浅,空有一腔热血,而中间正值壮年,有能力又有经验的股肱之臣少之又少,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战事,郑玺唯一能信任和依赖的只有孟允。但此一役,若是大获全胜,便是无上的功劳与荣耀,若是战败,这天下悠悠众口,郑玺想要包庇都无从下手。

可战争,从不给人犹豫的时间,时机亦是如此。

孟允看出他的小殿下的犹豫不决,在郑玺召众臣商议后的第二天便上书主动请战,他说过,会护着郑玺。年轻的帝王也明白这是最好的办法,既已无可改变,他决定亲自为他的大将军送行。身披战袍的将军带着天子给他的殊荣,回头看着那瘦削却坚毅的身躯,眼中满含不舍与坚定,扭过头来,在哒哒马蹄声中出了城,直到再也看不见那被冽风卷起的深色披风。孟允的耳边除了风掠过的声音,还有他的小殿下醉酒时一直反复重复的一句话:“子信,我想守住这天下,想做一个好皇帝。”孟允那时的回答与此时心中所念并无二致:“好,我会在你撑不下去的时候替你守着,不论是作为你的挚爱,还是臣子。”

郑玺站在楼上,一直到不论怎么远眺都看不见那人的身影时还在沉默的站着。:“陛下。”侍臣弓腰请示,郑玺面无表情的收回目光,丢下一句:“回宫。”他在众人的簇拥中下了楼,年轻的帝王在心中默默盼着挚爱凯旋而归,却不知,这一别,再见已成陌路。

孟允是难见的骁勇大将,初抵西北,便扭转了战局,捷报频传,仅仅半年,便已收复失地,并压着那一帮乌合之众打的七零八落。郑玺看着这势如破竹的消息,心里隐隐高兴,他的将军终是要回来了。

国家安定了,四海昌平了,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的大臣便开始出幺蛾子了。这是历代都会上演的戏码,不管有没有权势,不管官职高低,所有有一个二八芳华待嫁的闺女,那些大臣们都想着塞进皇上的后宫中,接连的上书折子恨不得把皇宫给吞没了。郑玺被他们烦的头疼,死死咬着不肯松口,任凭你不论怎么劝谏,如何寻死觅活,他都不肯立后纳妃,僵局就此形成。

郑玺以为只要他坚持,事情就不会往太坏的方向发展,可他太年轻了,低估了别人,也低估了人心。

这消息顺着战事传到了西北,却变了味道,到了孟允耳中,就成了皇帝不日大婚,帝后琴瑟和鸣。孟允自是不信,他的小殿下别说要立后,怕是连纳妃都不肯。孟允不理这传来的消息,一心只想着结束战事,好回去见他的小殿下。

可这消息传着传着就变了意味,不知是从坊间哪里传来的风言风语,说是陛下有断袖之癖,不愿立后就缘于此。这消息散布开来,那些大臣们倒是不信,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希望皇上下令封查此事,可作为这件事的主角之一的陛下,却没有表现得唯恐避之不及,一副清者自清的模样,这一态度让那些什么都没有就只有心眼的大臣们咂摸出一点不寻常的意味。

于是这消息到了孟允这里就成了陛下耽于男色,不顾朝政,实非明君所为。孟允对这消息的前半句嗤之以鼻,虽说他的小殿下是没什么政治才能,但却是最重诺之人,不顾朝政?简直是胡说八道。可后半句却像一根锋利的针,直扎进孟允心中最不能释怀的地方。历朝历代,有哪位明君是喜欢男人的?这话倒是半点不假。孟允陷入了沉思,有那么一瞬间他想不管不顾,带着他的小殿下远离这是非之地,天高地远,难不成没有两人的容身之地?可对先帝的承诺像是一把枷锁,牢牢地将他绑在这里,绑在这朝堂之上,哪里也去不得。

孟允将自己关在将军帐中,一整日不许人打扰,战事吃紧,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他过多的考量。第二天,一纸奏疏快马加鞭去了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