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越安飞蓬
第三章山川如诗诗如画
按着萧公子说过的,八月初有一场雨,过了七月十五,剩下的小半个月转瞬即逝。安湖旁的洗衣妇纷纷捧着洗衣的木盆往镇子中走去。安湖宛如一面柔然的翡翠静悄悄的卧着,碧水如镜,飞鸟掠过湖面,带起一串水花,又飞跃过温柔静谧的山脉,高耸的越山般抱着安湖,越水从山上一跃而下汇成一汪深湖,就这样养育出越安镇单纯平和的百姓。
日头就要偏西,湖面上还飘着一梭小舟。卫大娘抱起洗衣盆,眯着眼睛咦了一声,对身旁的儿媳妇:“阿繁你看,那是不是萧公子?”年轻的女子快手快脚的收拾好洗好的衣物,也抬起头望了一眼,道:“对呀,是萧公子。”她抱着衣物笑弯了眉眼,欣喜道:“说起来萧公子前几日还替我开了方子,过几日要去好好谢谢他。”
舟上的两人一个在船头,一个在船尾,萧灿握着钓竿蹲在船头,已经一个半时辰过去了,愣是一条鱼都没钓上来。萧灿听着毫无动静的鱼漂心如死灰。
晚上吃什么……
鹤轼已经在小莲花身边待了半个月,伤已经好的差不多,只有一件烦心事。
莲花心野了,不想回蓬莱,很气。
夜幕将至,八月已经没有多少阴魂会在外面游荡了,越安镇灵气充沛,过了七月就是萧灿的舒服日子,因此萧灿倒是不担心晚上撞鬼的事。
鱼漂依旧毫无动静,萧灿拎着自己的小板凳,挪到小舟的另一边,重新下了鱼竿,然后进船舱里拿出两个小灯笼,船头一个船尾一个点好,然后捧着两坛酒和仙君一起在船头排排坐。
鹤轼瞥了他一眼,萧灿拍开一坛酒塞进他怀里,笑道:“别生气啦,仙君你难得来一次人间,尝尝人间的佳酿。”他说着脸上微红,觉得这么夸自己有点臊人,于是又挪开目光,道:“咳……我自己酿酒,自己喝,反正我觉得挺好喝的,仙君要是不喜欢,我明天去镇子上给你找点别的。”
他两条腿不自觉的晃悠起来,小舟被他压下去又微微翘起来,轻轻在湖面上起伏着,荡出了小小的涟漪,他倒是不害怕,自己也吸溜吸溜小口喝起来。
鹤轼捧着酒坛,低头仔细看了看。仙君也爱酒,在蓬莱的玉露琼浆有一芥子那么多,都是酒仙酿的。他捧着这脏兮兮一小坛,却没说什么苛刻的话,他喝了一口,认真道:“好喝。”
的确好喝,入口微辣,后觉绵延不尽的清爽,满口梨花放肆嚣张的香气,带着一股冷峭,只觉春季那点柔美全都甩干净了,含烟带雨,满树戴雪。
鹤轼琢磨明白了滋味,准备遣词造句好好夸一夸,像鼓励孩子那样鼓励他,好激励一下小莲花的信心。但可惜腹稿打好,还没来得及说就看萧灿吧唧一下躺倒在船上,抬头看着湖面上万千星辉,轻声道:“星河犹在整朝衣,远望天门再拜归……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
“你想去……人间的朝堂?”鹤轼微微侧头看他,失去了灰翳遮盖的眼眸里倒映着满天星河,满是光芒,此刻望着天上出神,不知在想什么。萧灿听他问起,眨了眨眼,果断道:“我想。”他手离开酒坛,搭在腰间:“我少时总想和友人去看遍长街烟火,走过五湖四海,尝尽天下美食,还为此一度从家中以游学为名肆意放荡过……但现在才想着汴京的好。”他搭在腰间的手又放到身体一侧,又抬起来挠挠鬓角,笑道:“小男孩都喜欢闯荡江湖,行侠仗义么,现在,就不想了。”
鹤轼收回目光,垂眸看着和夜色一般漆黑的湖水。
萧灿见他不说话,宽慰道:“你看,我一心向着朝堂,肯定不是你那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仙君一定是认错人了。”
鹤轼根本不听他的话。
萧灿平日心事藏得深,难得有个不属于人世的仙君愿意听他说说话,心中涌起一股亲近,竟有一种想告诉他很多事的感觉,他把这一切都归于仙君很亲切,而自己又太禁不住寂寞的原因了。此刻萧灿已经有点晕乎乎的,他伸手戳了戳高贵冷艳的鹤仙君,道:“仙君,蓬莱也有这样的星星吗?”
鹤轼道:“有。光芒更甚。”
萧灿道:“人间萤火,不敢与天上星辰争辉,蓬莱是仙境,那的星星一定很好看。”他说着,又碎碎的小声抱怨一句:“汴京烟火气息太盛,星星也只有寥寥几颗。”
他似乎是晕的极了,说星星两个字的时候有些含糊,透露出许多委屈。
鹤轼道:“人间的都城,只许帝星常亮,其他星火,未敢遮芒。”
他说完听到萧灿抽鼻子的声音,于是侧头去看。见萧灿双眼通红,看见鹤轼望着他,于是大逆不道的揽住鹤仙君的衣袖在手里,像只被遗弃的小动物般低声道:“灿……灿想爹娘了……还有哥哥们……”
鹤轼仿佛看见了许多年前,那朵养在掌心池中的小莲花,又小又白,没有一点香气,根茎轻轻的扎在池底的一点点淤泥中,看起来娇弱又可怜。鹤轼成仙后最喜欢的就是这朵掌心莲,放在袖中随身带着,行走坐卧与会参禅都带着,每天数着上面细嫩稀少的莲花瓣,期待着能长的再大一点,好成个精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