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试禅心,悟空遗祸
取经队伍聚齐,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一日,天色将晚,唐僧在马上就问哪里安歇。孙悟空接话道,“出家人餐风露水,卧月眠霜,随处是家。又问哪里安歇,何也?”这种话,作为领导的唐僧听起来肯定别扭,关键在“又问”二字上。这个话是省略了主语的,补全了是这样的“你说出家人餐风露水,卧月眠霜,随处是家。你又问哪里安歇,何也?”孙悟空这话讲的一点面子不给唐僧留。
这时候猪戒也来添乱,抱怨孙悟空只知道自己轻省,不管别人辛苦。“须是寻个人家,一则化些茶饭,二则养养精神,才是个道理。”猪戒这后半句话算是说到唐僧心坎里了。
不过,还没等唐僧接话,孙悟空又一句话把大家全噎回去了。他问猪戒是不是怕辛苦,求自在,心里有怨气?这样一来,赞成猪戒就是在抱怨,就是怕辛苦,就是求自在了。这让作为领导的唐僧还怎么表态?
师兄弟二人拌了会嘴,就说到白龙马身上了。沙僧不信白马是龙,猪戒觉得龙怎么走这么慢,孙悟空为了证明给他们看,就举金箍棒吓唬白龙马,那马蹄急如飞电,飙了一段。
徒弟三人赶上时,沙僧赶紧来关心师父有没有跌下马来。唐僧开口就骂道,泼猴惊了马,还好自己骑术过关,没摔下来。
接着猪戒气喘吁吁的追来,也抱怨孙悟空让自己又累又饿的赶马。
这一段儿,作者颇花了些笔墨,说明孙悟空从过了流沙河就常常“伶牙俐齿”的挤兑唐僧、猪戒,平时也没少吓唬白马。沙僧刚加入队伍,话都很少,所以孙悟空也没有招惹他。
这种行为就不太好了。队伍里有一个领导,两个同事和一匹马。孙悟空言语挤兑了领导,得罪了一个同事,吓唬了一匹马,成了团队里的不团结分子。
这还是平时日积月累的小问题,一时半会也惹不了什么祸。但接下来孙悟空就办了坏事了。
唐僧控制住白马后,抬头一看,前面有座庄院,便提出去借宿。悟空抬头举目,一观察,发现这庄院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知道是佛仙点化。他却不说,“不敢泄露天机”,只是说,那就借宿去吧。
这一来就犯了大错了。这么重要的情报,不跟自己的直接领导汇报,是想做哪样?
孙悟空没有看错,这庄院是观音菩萨等人点化而成的。观音菩萨请黎山老母,与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一起,变化成美女在这林中搞突击检查,考验取经队伍是不是意志坚定,能不能成为坚定的如来佛主义战士。这么关键的行动,要是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却不悄悄的跟自己领导通风报信,是打算让领导犯错丢面子吗?这孙悟空啊,真是不懂事!
观音菩萨几位领导怎么考察的呢?无非以美色富贵相诱。那么,唐僧师徒四人,有没有可能被美色富贵诱惑呢?
孙悟空是肯定能通过考验的。就算孙悟空贪财好色,他也能识破上级领导设的局,不会中招。而且,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从整体上看是个正直的角色。
沙僧的信念也是比较坚定的。几位领导考验到他时,他的表态很坚定:“……,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唐僧最后也通过考验了,然而他的内心却是挣扎的。初听得菩萨变作的妇人有意招他们为婿,不吭声,“呆呆挣挣,翻白眼打仰”,看样子很痛苦。猪戒看唐僧不出声,就问怎么不睬人家,“好道也做个理会是”。唐僧便发怒,训斥戒,“岂能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猪戒并没有说要答应人家,只是说不论好歹,要答个话——拒绝也是回答嘛。这种表现只能说,唐僧此时有些“富贵动心,美色留意”了,心里有鬼,被猪戒一说便发怒了。
训斥了猪戒,唐僧也只好拒绝了。“那夫人闻言大怒”,骂了唐僧几句。唐僧又“者者谦谦”叫悟空,问戒,留沙僧。者者谦谦就是唯唯诺诺,这表现显示出唐僧内心的挣扎。
最终,唐僧通过了组织考察,猪戒则被定为不坚定分子,被吊在树林里受了一夜苦。
第二天一早,庄院消失,孙悟空才跟唐僧、沙僧说了实话,“不知哪里菩萨,在此显化我等”。唐僧听了这话,合掌顶礼,心里肯定十分后怕。等见了猪戒模样,一定还在庆幸,幸亏戒顶在前面,不然就是老唐出丑了。
孙悟空看猪戒受苦,还没完,又上来“抢白着羞”,弄得戒羞愧难当。
好了,这次突击检查,唐僧涉险过关,猪戒被警告惩罚,沙僧表现良好,意志坚定,孙悟空呢?孙悟空给自己惹祸了。唐僧这时对孙悟空的印象是:平时挤兑领导,关键时刻还企图挖坑!对猪戒的印象是:戒是个好同志,关键时刻愿意为领导背黑锅!对沙僧的印象是:沙僧是个可以信赖的老实人。猪戒受了苦,但地位不变,苦活累活还是他干。他心里对孙悟空的印象更差了:平时欺负我,我吃了亏他还来羞辱我。
过了流沙河,孙悟空一得罪了领导,二搞坏了群众基础。从在一个团队立足这个角度讲,这是很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