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酉初,城头上响起了雄浑的号角声。
不远处的空场上停着几辆运货的马车。
旁边的小饭铺里热气蒸腾,七八名车夫围着桌子吃着汤饼。
一个年岁大的车夫抬起头,朝城门方向看了看对大家道:“吹第一遍号了,大家快点儿吃吧,过一会儿城门就要关了。”
另一人道:“嗨,急什么,还有两遍号呢。”
年岁大的车夫道:“这两天长安城门没个准儿,还是赶早儿。”
其余人点头道:“对,大叔说得对,快吃吧。”
一条黑影从远处飞奔而来,转眼间便到了马车前,正是清城公主李华若。
她四下看了看,纵身跳上马车,揭开苫布藏进货物当中。
第二遍号角响起,守城军士们走下城头,来到城门旁。
四五辆运货的马车从不远处的空场处缓缓而来,鱼贯驶出城去。
与此同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名玄甲军飞驰而来,手举令箭高声喊道:“天策府大令,立刻关闭城门!”
守城军士赶忙奔到门边推动城门,厚厚的城门在轧轧声中缓缓关闭。
几辆运货的马车晃晃悠悠向前走着。
最后一辆大车的苫布缓缓掀开,李华若露出头,向城门方向望去。
城门轰然关闭。
李华若长出一口气,放下了苫布。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桃林镇位于骊山山深处,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四周密林莽莽,群山环抱。
正值清晨,蒸腾的雾气中传来一阵细碎的马蹄声,几匹马破雾而来,马上的乘客正是韦韬世、韦缙云、武元庆和随行的岚城卫。
韦韬世勒住马,指了指前面道:“照地图所示,这里就应该是桃林镇了。”
韦缙云点了点头道:“不错。父王,已经三天了,咱们一路行来,经过了六七个镇甸,一点儿线索也没查到。
这桃林镇可是官道的尽头了,若是再没有收获,咱们”
韦韬世笑道:“缙云,不要着急。银匠失踪已经两月有余,再加上此案留下的线索本来就少,追查困难也是能够想见的事情。
要耐心,线索往往出现在不经意之处。”
韦缙云笑着点点头。
武元庆在旁询问道:“恩师,我们进镇吗”
韦韬世点点头道:“当然,还是你们最期待的微服私访。”
说着,他翻身下马,从侧袋内取出一面幌子,上书:“悬壶济世,华佗再生”。
韦缙云和武元庆也跳下马来,从马背上取下药箱,背在身上,将马缰交给一名岚城卫。
韦缙云吩咐道:“你们在附近休息,听响箭为号。”
几名卫士拱手答是。
韦韬世三人举步向镇内走去。
雾气渐渐散去,通往镇子的土路两旁,树林荫翳,百鸟争鸣。
突然,旁边的树丛中嗖的一声飞出一个人,韦缙云一惊,飞身挡在韦韬世面前,手握住了背后的决云剑。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人身形落地,双腿一软,竟然扑通一声跪倒在韦缙云面前。
韦缙云一愣,赶忙道:“快起来,为何行此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