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树与女人(1/1)

我们村西头有棵上百年的老树,树底下有口井,这口井就村里人经过改造变成两个上下连通的水池,出水口是吃喝的水,再就是洗菜,然后到洗衣服。

平时村里人经常到这里洗菜洗衣服,还有可以坐在上面休息纳凉水的一个长方体的水泥墩,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当放学回家都会和小伙伴们在这里休息一下,而就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又诡异的事情,这事儿得从隔壁老李头说起。

一个赶集日的早上,隔壁的老李头和老伴儿早早的起来了,一大早就开始忙活着,两口子寻思挑点大米到集市上换点钱平时买点油盐交交电费啥的,从隔壁村到集市要路过我们村,也是我们上学唯一的一条小路。

老李头简单换了身干净点衣服,又吃了点老伴儿热好的剩菜剩饭,就挑着大米出发了,挑着一百来斤的大米翻山越岭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老李头歇歇停停之后终于到了镇上的集市。

到集市上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左右,镇上的街道店铺也早已开门迎生意,小商贩们也早早的在道路两旁摆起了摊位,有卖生活用品,劳作用品。鸡鸭鱼肉之类的应有尽有,买货的人也陆续的赶来,讨价还价的声音,小商贩的叫卖声另整个街道开始热闹起来。

老李头在路旁找个空位也摆上自己挑来的大米,希望能多卖个好价钱。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向老李头问价的也不在少数,可都没有一个看上的,要么觉得价格贵了,要么就是觉得大米不好,几个小时长时间的等待已经到下午一点半了,三十几度下的老李头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了。眼看着旁边一样卖大米的一个个都卖出去了,心里又着急又无奈,把米卖了还要买其他生活用品呢,心想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要不价钱降点吧!其实老李头的大米成色也不算太好吧。

就在他打算下一个顾客来就降价的时候,来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这女人和普通的农村妇女没什么区别,就是看上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对,脸要比平时经常在地里农忙的其他妇女白,穿着打扮也比较干净。

“大叔你这米咋卖啊”

这女人蹲下来扒拉一下袋子里的大米问道。

“哦,一块八”

老王头之前定的两块钱一斤的大米现在也降到了一块八,女人听后没有砍价,直接上称称重量,一百来斤的大米也顺利的卖出去了,不过这女人啥也没带,扁担和袋子是老王头的。

在我们那里可以送给你,可扁担不行啊,扁担在农村属于一种农用工具,传统迷信中要是把农具送人了就等于把自家的丰收之气送给人家了,来年的收成就不理想了。所以在农村一般农具都是借,用完了以后要还。弄丢了什么的就重新买一把新的还人家。

显然这女人也知道这个,然后就跟老李头借起了扁担。

“这样吧,你这扁担先借给我可以吗,你回去路过我那我在把扁担和袋子还给你,我家隔壁村的,村西头,有口老井,井旁边有颗大树,我家就住那,你看行不?”

女人说的也就是我们的村西头。老李头当然也知道这个地方,每次赶集到这都歇一歇,喝口水再继续赶路,对这口井和这大树再熟悉不过了,可这条路走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有什么这大树和井旁边有房子啊。

管他的,反正米也卖出去了,地方她说的自己也知道,索性就借给她了,女人掏出钱给老李头后就把米挑走了。

老李头卖了米后在集市上买了东西,逛到五六点回家了。路过我们村西头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心里想着扁担和袋子还在人家那呢,应该就是这个地方,大树底下有口井就是这里没错了,四处向往看看有没有房子,可就是没看见有什么房子,出了一口老井和一颗大树。

老李头这时候纳闷儿了,明明说的就是这啊,就在他坐下来抬头看着这颗大树的时候,意想不到一幕差点没给他吓出魂来,他看到树上挂着他那扁担和袋子,虽然夜幕降临,可自己的东西自己还是知道的。

吓的他扁担和袋子都不要了,大步向家里跑去。至于后来他说这事儿的时候他说当时自己是有些害怕了,但是回头想想这大树也许是为了帮这个老李头。这大树后来长了很多毛毛虫,而且还掉到井里和地上,影响了村里人生活用水,所以村长找阴阳先生做了法之后,就把老树砍了,而这口老井也在树被砍后干枯枯竭了,现在老树根和枯井依然还在,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