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漫漫,宋琰坐在床上, 帷帐放下后, 床上的空间就格外密闭,使得宋琰的内心愈发的宁静。
他仔细的回想着这一年多以来发生的事, 尤其是高昌王清河王还有高邑王三个人的反应。
明明前几世对皇位格外执着的叔公叔伯呢, 这一世在他要选择退位,找他们来做皇帝的时候,他们竟然都打了退堂鼓,不是病逝就是出家, 更甚者还去云游四海了。
这叫宋琰格外措手不及。
所以他如果真的要退位的话,他还得重新规划一下才行。
要么让他退位, 要么让他驾崩……
驾崩。
这个词儿一直在宋琰的脑子里回旋,这些王爷们或许就是因为信不过他, 所以才纷纷避而远之, 可如果宋琰驾崩了呢?
如果宋琰死了, 死前留下遗命让谁登基,那不就好了。
宋琰如此一想, 连忙就撩来了帷帐下床, 可瞧着寝殿外伺候的那些内侍时, 宋琰又冷静了下来。
他这样就寻死岂不是太过仓促了?
如果他就这样寻死, 朝臣们肯定会心生疑窦,搞不好这江山都乱套了, 所以他得找一个临危授命的机会才可以。
临危授命, 这个主意不错。
宋琰又缩回床上放下帷帐, 盘腿坐在床上摸着下颌思考着。
临危授命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这大明宫宫禁森严,刺客都没靠近宫门就会被干掉,更别说来内宫杀他了。
可宋琰又不能每天都出宫去街上转悠,等着刺客来杀他。
“唉——”
宋琰叹息一声,觉得脚有点凉,于是就钻进了被窝了,闭上眼睛冥想。
如今有了思路,后面再慢慢加以完善,或许就能够实施了。
宋琰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就连做梦也梦见有人刺杀他,他欢欢喜喜的迎刀而上,最后醒了。
宋琰回味着梦中的情形,任由着更衣女官摆布着,为他更衣束发。
常禄看着宋琰那惺忪的双眸,道:
“陛下,今日要去禁军观看神策营士兵选拔,陛下可得打起精神来。”
宋琰侧眸望了常禄一眼,便长舒一口气,换上了一副表情。
用过早膳以后,这宋琰便带着人前去禁军,观看着神策营选拔的最后一场比试。
最后一场是比试的拳脚功夫,二十八个人中,也只有排名前十的那十个人才能进入神策营,所以竞争格外激烈。
宋琰到达禁军校场的时候,那二十八位衣着一样的士兵已经站好了,每个人的个头都差不多,并且脸上还戴着面具,除了衣服上别着号码牌,的确也是认不出来这比试的人中都有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禁军的一众士兵皆朝着宋琰行礼山呼,宋琰迈步上了高台上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下后才道了一声平身,校场中所有的人都纷纷起身站定。
姜堰与常禄一左一右的守在宋琰身边,面前的桌案上也是摆着那二十八位士兵的名册。
而校场中间则搭建了一座圆台,抽签对决的两个需要在圆台上交手,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对手击出圆台,则为胜。
姜堰介绍道:“启禀陛下,这二十八个人会先抽签决定自己的交手对象,落败的一方便不能入神策营,胜出的十四个人,因为只取十个人,所以他们会再次抽签对决,余下的七个人中,会再次角逐选出最后入营的三个人。”
宋琰颔首应着,视线却是落在了那个十八号的少年身上。
从见过名册知道他只有十五岁开始,宋琰就对这个孩子格外关注,他倒是十分想知道这个了不起的少年究竟长什么模样。
果不其然,在二十八进十四的这场比试中,十八号的那位十五岁少年便一直吸引着宋琰的目光。
少年的身形略微有些瘦弱,可个头却不低,尤其身形敏捷,出招更是快准狠,却又点到即止,动作行云流水,看的宋琰格外的喜欢。
不过十五岁就有这样好的伸手,前途无可限量。
宋琰朝着姜堰勾了勾手指让他凑近道:“十八号那位少年,朕很中意。”
姜堰愣了愣:“陛下,那卑职便将他留下……”
宋琰伸手制止了姜堰的想法:“朕告诉你朕中意他,不是让你给他开后门,而是等会子比试结束了,朕要见见他。”
姜堰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他心道也是,那少年的功夫不弱,肯定是能够打败对手进入神策营的,自己没必要给他开后门多此一举。
果不其然,第一场比试下来,十八号那位少年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十四人中的一员。
第二场比试时,宋琰总觉得校场上有目光频频朝他望来,宋琰寻找着视线时,却又只是瞧见了衣着一样,戴着面具的士兵们,完全看不出究竟是谁在看自己。
知道十八号那位少年上了圆台,他也是这七组对决士兵中的最后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