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是没想到,可又觉得是这样没错,对于郑大人的情况,皇帝是知道一些的。
“郑大人年纪轻轻考了,当时朕也刚刚登基不久,郑大人的考卷,朕还看过,朕记得,朕之所以重用他,是因为那份考卷的内容是问,如何做好你想做的事情。”
“皇,那么多年的事情,您还记得呢。”
“当时也看了别人的,别人怎么写的,朕已经忘记了,唯独郑大人写的,朕还记得一些,郑大人说,他从小想当官,而且是当个好官,还老老实实的说,因为他家里银子多的是,所以也不用担心他会贪污受贿,朕觉得挺有意思,让他后来居了。”
“后来居?”
“嗯,那一年,本来前三甲已经定下来了,那时候是没有郑大人的。”
“也是说,郑大人其实没考?”
“对,他采不错,但写的太过现实,所以才没有考吧,不过后来查出,其一名是作弊的,那等于,又空出来一个位置,当时给朕送来了三份考卷,郑大人便脱颖而出,做了替补。”
叶灵犀明白了:“所以,这件事情其实是陈大人暗操控,那个被调查出来作弊的考生,或许也并没有作弊,而郑大人,也是因为有点本事,才做了替补?可是,郑大人既然有才,今年不行明年再说好了,皇刚才也说了,郑大人还年轻的。”
“是啊,郑大人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从未出过什么错误,但也从来没有出挑的做了什么事情,总之是跟你说的那样,他太低调。”
“皇,臣女认为这里面有猫腻的,一般人,年轻气盛,皇当初欣赏郑大人的考卷,自然也是因为那面的字触动了皇,对吧。”
“没错,因为他说不会贪污受贿,所以朕才选择了他。”
“是啊,臣女也认为,那个时候郑大人说的话是可信的,因为纯真,没有心机,思想也较简单,可为什么不愿意做这种事情的人,最终却以买官的形式当了官呢?”
“朕看清楚,名册的接头人并非郑大人本人,而是他的家里人,朕想来,那人应该是他的父亲。”
叶灵犀琢磨了一会儿,便明白了。
“皇刚才说了,郑大人在考卷写家里有的是银子,那么有没有可能,其实郑大人并不知晓买官的事情,要不然的话,他肯定提前知道考卷的内容,按照最好的写,然后交等着被选不行了。”
“你说的没错,朕也这么想,所以朕才头疼啊,这郑大人,要如何处置才好?”
“皇,如果郑大人是好官,那为何要去在意他当初是如何当官的,皇也说了,他是有采的,臣女以为,名册可恨,不过可恨的是那些话了银子当官,还不为百姓做事的人,并非那些好人。”
“那你的意思是,郑大人那边,这样算了?”
“皇心里一定不甘心吧。”
“朕不是不甘心,而是愤怒。”
“皇,臣女有一法子,不知道皇愿不愿意试探一下这位郑大人,到底值不值得皇您放他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