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51章 削藩(一)(2/2)

但是有的人是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了,甚至还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永远的回不了头了。

而朱有爋便是这样的人,也正是经历了此次事件,才彻底让朱有炖看清楚了自己亲弟弟的面目内心,才真正知道他已经没有办法挽救了。

在朱有炖心中的血缘纽带,反而成了朱有爋诬陷构害自己父王最有效的凭据。

也正是因为朱有爋王府二世子的身份,用他自己的名义在罪状上签字画押,才能让那一纸胡言乱语的罪状有真正的说服力。

朱允炆等人也正是看中了朱有爋身份上的便利,这才派人来和他接触交易,不然哪会轮得到这样一个二世祖不学无术之人掺和到计划当中。

事实也证明了朱有爋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那一纸罪状,后面就算拿出了再多的圣旨文书也是空口白话说之无据,反而还会激起不少逆反的情绪,更加不会让听到这个消息的周王等人如此诧异完全丧失了反应的能力。

乃至于根本没有半分思考就被李景隆监押起来,彻底将这件事画上了句号奠定了基础语调,哪怕事后再有什么牵扯,也绝对改变不了周王朱橚的命运,这才是此次计划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结果。

削藩削藩,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些为朱允炆叔叔辈的各位亲王吗,现在拿下了第一个,将来肯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一个接一个都都跑不了的。

当然,这是建立在削藩之路一切顺利的前提下,若是中间出了什么差错,乃至闹出了什么大事来,那会造成什么样的恶劣影响可就难说了。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事情还是要将朱橚押解回京才是,其他的都不需要放在心上,反而务必要保证朱橚的生命安全让他安安稳稳的抵达朱允炆面前,接收了朝廷给他准备的乘法之后才能了事。

等到那时是死是活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按照朱允炆等人的意思,就算是活着其实也和死了没什么区别,一介大明亲王如此落魄下场,换了谁都有可能受不了的……

只是可惜了朱橚一番仁心医道,一身不俗的医术啊。

原本还以为能有一次广纳天下医道高手的杏林盛会,可是现在这名单还没有确定呢,请帖都没来得及派发,主办之人到先被抓了起来,这说什么了,整件事也只能是不了了之,风声传闻尽皆消散。

可朱橚被抓的事情却不会就此轻易的了解,就算他本人的事情告一段落,但这也仅是朱允炆整个削藩大计当中的小小一环而已。

要知道先帝朱元璋有多少的子嗣,大明现在有多少个分封在外的亲王,便可知道整个削藩计划得有多么的庞大。

不过朱允炆的削藩大计却也不是满朝文武都点头赞同,最起码吏部当中还有御史一部分人中,他们更倾向于手段比较温和的推恩政策,也就是当初主父偃献策与汉武帝之推恩令,只不过在细枝末节上有所改善,不至于太过苛刻,免得步上主父偃的后尘。

当然了,朱允炆自然不可能和主父偃一样,毕竟两人一个是臣一个是君,但这件事总要有背锅的属下,到时候免不了会有倒霉蛋摊上这麻烦事。

本来这种温和偏慢的方法是和朱允炆性格相合的,但无奈他心中对于削藩对于自己这些皇叔权势过大而感到心悸的感觉越发的强烈,乃至根深蒂固的状态,一达到了不削藩不足以平息心中不安的地步。

所以就算高巍韩郁等人费劲了口舌上书在上书,乃至大朝会的时候都接连恳求谏言,可朱允炆仅仅只是点头称之有理表示赞同,却不曾有半分实际的改变,完全就是当做耳旁风吹过,将这推恩之计抛诸于脑后,转身坚定地执行他看来更高效更快捷,收获也更大的削藩之策……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