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英还准备说些什么,却被扑到身边的一群孩子打断。一群孩子围成一圈,喊:“姥姥!”突兀的是一个大概5、六岁,长的唇红齿白的小正太,抱着林长英的胳膊喊“妈妈”,林长英显然更疼惜这个孩子,一把把他抱起来,亲了亲他的脸蛋,安抚他。
林长英又回头对一直在旁边站着插不上话的男子说:“小慧也来啦!”一直插不上话的男子,闻言温和的笑了笑开口道:“嗯!来啦,妈。我跟二华本来打算前几天过来看看姥爷,不过前几天晓晓有点发烧,在家打了几天的针,所以现在才来。”却是解释这么晚才来的原因。
“哎呀!不用来!你们都不用来,我没事!这时候正是忙的时候,你们都忙不过来,还得来看我!唉~年纪大了,不中用喽~,还得拖累你们这些小辈!”林长英还没接话,躺在床上的林国强倒是听见了,满脸苦笑的说。
“老啥老,一点都不老!”
“还这么年轻呢,老啥老!”
……
众人七嘴八舌的安慰,又加上小孩子的童言稚语,总算是让老人低落的情绪高扬起来,有说有笑的跟众人说话,也让一直提着心的众人放下心来。医生说了,病人情绪低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气氛总算是热闹起来,看得出来老人很开心,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子女孝顺,这大概是大多数普通人最理想的状态吧!但从老人的眉宇间从未放松的皱纹,还是可以看出来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老人为了让子女们放心表面上没表现出来,但内心怕是并不好受吧!夕夏心想。
而且老人在聊天的期间,一直紧紧的握住他的手,夕夏虽然并不习惯,但意外的并不排斥这种感觉,只是微笑的坐在旁边,偶尔回答一下她们的问题,不过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避开她父母的话题,所以气氛全程倒也算是融洽。
因为女人居多,所以大家讨论的也是比较偏向于女人。这期间王华的丈夫卢慧一直静静的在旁边坐着倾听,一点也不耐烦,偶尔说上几句表示自己有在倾听,其它的时间他都在照顾孩子,看得出来是个很温和、稳重的人。
在林夕夏的印象中,也确实如此。二华和卢慧是一个村的,他们结果后并没有像其它的农村人一样,有一个或者两个人出去打工,而是呆在家里务农,看着两个孩子上学,同时做点小生意。而王云的丈夫徐东则是外出打工,王云一个人在家看着两个孩子。
王华生的是一儿一女,王云生的却是两个女儿,所以王云总是想再生个儿子,倒不是重男轻女,而是农村人都想要儿女双全,没了那个都是遗憾。这是当时原主问父母时,林夕夏的父亲林广栋跟她说的这番话。林夕夏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一直认为儿子女儿都一样,结果到了农村发现很多人都拼命的生男孩,很疑惑。所以回到自己家里问林广栋,林广栋给的解释。
不过在夕夏看来,这番说辞真是可笑,中国人总有一种养儿防老的潜意识,但其实孝顺不孝顺,并不是由性别决定的。那不是有很多不孝顺爹娘的男子的例子吗?所以夕夏前世虽然也来中国做过几次任务,但她从来不在中国久待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男人并不是一个约会的好情人,他们总是自以为的想跟你发展感情。夕夏一直觉得他们都有一种蜜汁自信,一开始强调只走肾不走心的是他们,到最后想着又走肾又走心的还是他们。夕夏上辈子真是吃够了这上面的亏,从此对中国男人敬而远之。
夕夏现在想起来前世的那种情形,还忍不住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