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年末,尽是好消息。
坐落在龙腾科技产业园的鲲鹏芯片1厂和2厂传来了好消息。
在工作狂孟昌松的带领下,龙腾科技购自康尼的光刻设备已经完成了安装调试,并完成了全新芯片制造工艺的第一片芯片生产。
这块芯片是已经取得生产授权的罗拉公司芯片,即鲲鹏1电脑使用的cpU。
这代表着以后鲲鹏1电脑的核心部件--cpU将由龙腾科技自行生产。
虽然本质意义上还是代工,但这代表了龙腾科技已经具有了1.5微米的芯片制程工艺。
现在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是鹰国特尔公司的1微米制程工艺。
龙腾科技虽然与其还存在代差,但总算迈出了走向先进工艺制程的第一步。
假以时日,一定能逐步缩短差距,跨入行业t0梯队。
不过李世铭的芯片梦现在也面临着几个难题。
第一是设计能力不足,龙腾科技没有技术积累,完全是从零开始。
鲁道夫的设计团队,至今也只是把七彩虹游戏机的一部分集成电路重新设计出来。
至于核心的6502cpU,本身十分优秀,生产成本很低,授权费也低,已经不具备替换的价值。
这一点让李世铭很头痛,暂时却也束手无策。
第二个问题则是光刻机。龙腾科技自身没有光刻机制造能力,现今世界的光刻机主要被脚盆鸡几家企业把持,他们自身也有芯片代工业务,龙腾科技拿不到最先进的光刻机,只能买到次一级的产品。
斯麦尔公司成立几年,一直都在苟延残喘,如果不是股东之一的龙腾科技捏着鼻子买了一批二流产品,估计公司都要原地解散了。
第三个问题则是订单问题,这个关系到新建的鲲鹏芯片1厂和2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说白了现在芯片的制程工艺各厂家之间差距并不大,所以造成的问题就是竞争激烈。所有厂商竞争的点基本上都在谁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订单。
在这一点上,其他老牌企业都具有相对成熟的工艺,良品率等各方面都要高于鲲鹏芯片工厂。
可以说,鲲鹏芯片在获取订单能力上,毫无竞争力,只能依靠自产自销来勉强维持,但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鲲鹏芯片的前路还是一片荆棘,任重道远。
即便如此,在龙腾科技的年会上,李世铭还是把年度最佳员工授予了孟昌松,而最佳团队则有三个,分别是汉显寻呼机项目组、七彩虹操作系统项目组和芯片事业部。
最佳员工的奖品是一台新款的平治560SEL,最佳团队成员则是奖金3个月薪水。
激励措施在一个成熟的企业里,永远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元旦过后,叶岚总算是抽出了时间,准备燕京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