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6章 齐聚沪上,信仰大会(1/2)

就在百姓们惶惶不安,热议郊区村民消失案时。

一则重磅消息如平地惊雷,瞬间将这个令人恐惧的事件压了下去——第一届人类阵营信仰会议拟定于沪上召开。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张贴的会议通告前总是挤满了人。

人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大清官方对此大肆宣传,各级官府张贴告示。

详细阐述会议的重大意义,声明这是关乎全人类信仰秩序,与未来走向的关键契机。

意在凝聚全球人类力量,共同应对非人类阵营威胁。

官媒连番报道,描述各国代表齐聚沪上的盛景。

强调会议对稳定社会、抵御未知神秘力量的重要性。

在官媒的宣传口径中,着重突出了大清在这场会议里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东方文明的古老传承者,大清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

沉淀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信仰体系,是人类信仰领域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这次会议选址沪上,便是国际社会对大清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

在大清官媒的连番渲染下,第一届人类阵营信仰会议的影响力呈指数级扩散。

各地百姓,在街头巷尾热议。

从茶馆的说书先生口中,到乡村的田间地头,会议成为了全民瞩目的焦点。

这不仅让民众意识到世界局势的复杂,更彰显了大清在国际舞台上的特殊地位。

尽管,大清官媒将此次会议,渲染成国际社会对自身卓越贡献的认可。

可背后的真相,却布满阴霾。

西方列强、美洲诸国与沙俄在会议选址上的争议持续了许久。

英吉利、法兰西等老牌列强,自恃在全球的经济与军事影响力。

认为会议应在他们的本土举行,以彰显其主导地位。

美力监则凭借新兴的强大国力,企图通过承办会议在国际事务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沙俄虽在国力上稍逊一筹,但也妄图借举办会议,稳固其在东欧和亚洲北部的势力范围。

各方僵持不下之时,目光逐渐聚焦到了大清的沪上。

一方面,沪上遍布各国租界,这使得各国代表在参会时都能获得某种程度的“安全感”。

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他们不必担忧人身安全与利益受损。

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华夏被视为神弃之地。

刚好规避掉了信仰冲突,更不用比较谁家信仰体系更加强大。

筹备期间,沪上处处洋溢着紧张又忙碌的气氛。

城门口,各国使者和代表们陆续抵达,他们衣着各异,神态间或庄重、或好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