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9章 辽东收入囊中 三(1/2)

曹操收到刘珪送来的麴义人头,心里又开始不是滋味,嘴里总是酸溜溜的,吃什么都好像蘸了醋一样。不过事情总有两方面,起码表面上看北方总算安定了。不久又听说袁尚这小子跑去了辽东,曹操不想再理去他,丧家之犬没了乌桓翻不起风浪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心中笃定按刘珪性格等取了辽东就是这小子死期。

现在敢于和曹操抗衡的军阀就剩下刘表和孙权了,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训练水军,骑兵也需要抓紧充实,来一趟塞北丢的面子就在江南找回来,天下统一之后对付刘珪不过是一纸诏书罢了。封个什么好呢?曹操琢磨着是给军职还是朝官,出于某些难以明说的恶趣味,他更想让刘珪统军去平定边疆,每每想到这个军阀东忙西窜的狼狈样子就哑然失笑。

等真回到邺城却高兴不起来,趁着大军出征高干真的反了,带着五六千虾兵蟹将出壶关来偷袭邺城。荀衍这边早有准备,第一时间处理掉邺城高干的内应,还没出兵迎击高干就退回去了。曹操胜利得太快,高干刚出壶关没多远就得到乌桓覆灭的消息,哪怕是后来知道曹操去打麴义他也没敢从壶关出来。

曹操真想不明白高干到底图啥,军队、地盘、官位都有你反个什么劲?就算是以后天下统一老夫要收拾各地独立势力,只会让军阀们到中央来享福不会取谁的性命,你老老实实来京城做大官,大家乐乐呵呵一起快乐的玩耍不好吗?

同时庆幸有刘珪帮忙才能快速击破乌桓,不然无论走傍海道还是傍山道战事必然焦灼,到时候回不来打不赢可就尴尬了。好在高干实控就一个上党郡成不了大事,一纸手令命赵俨从河内出击,估计半年就能平了高干。

另一件事就让曹操大为光火,郭奕满身重孝在面前跪拜曹操顿时心酸不已,最近总是在梦里听到郭嘉说河内河内,惊醒过来摇头叹息充满无奈,何尝不知道河内的含意?当初也是意气风发要在兖州有一番作为,可是结果却一言难尽。

身处的位置变化,立场也跟着发生变化,地盘大了很多事不能按着原本的意愿去做,方方面面要考虑的事太多牵扯的面太广,是真不敢去贸然改变,没别的就因为输不起了。

你实力做大人家也没闲着,取消屯田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河北士族对曹操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反倒和旧门阀走的很近。现在的形势对比甚至不如当初兖州,曹操心里明白和出身门第有关系,只是不愿去承认罢了。

先前打算推出河北士族到前台和旧门阀唱对台戏,自家联合寒门趁机发展壮大。不过现在河北士族以清河崔氏为首阳奉阴违,遇到事就缩头反倒是逼着曹家冲在头前,河北士族借机会捞好处。目前阵营内部的形势是这样,曹家和寒门算一股,旧门阀算一股,以颍川人为代表的新门阀算另外一股,河北士族则站在旁边吃瓜看热闹。

对此曹操还没有什么好对策,还得是靠实打实的军功用威势辅助寒门崛起,就在玄武池水军训练如火如荼,并州高干和幽州刘珪上表文请求废除三公,由曹操担任丞相。曹操嘲笑高干现在装好人晚了,同时也在纠结要不要做丞相。

汇总这次北征的各种情报,各方面都证实刘珪是旧门阀的打手,刘珪出面肯定得到主子们的指示,旧门阀这样做既是威胁也是一种拉拢。意思很明显,利刃上挑着一块糖,告诉你轻点折腾我们有刀,别害怕不捅人只是给你块糖吃。

对此曹操只有一句话回应:去你马地。

不用多久曹操就想到了对策,上书大肆赞扬荀彧的功绩,按功劳增加食邑到两千户同时表奏荀彧担任三公,旧门阀不是要废除三公吗?那我让颍川集团的首脑担任三公,再说废除三公就是打颍川人的脸,不说废除就是打你们自己的脸,至于老夫的态度就是看戏。

东汉三公指太尉、司空、司徒,曹操本人是司空,杨彪离职后太尉一直空缺,杨彪不死谁都不敢作。剩下的司徒是当代第一苦主赵温,废除三公是公议没人说闲话,可不废除三公就等于拉他下马,荀彧可以暗地不要脸,明面上还要保持君子忠臣的人设。

荀彧老老实实装好人却结结实实挨上一枪子,他想作三公都想疯了,但是眼下不能做,打死都不能做。事情不好僵持在这里,拖延下去一样会被世人讲闲话,说不准惹恼旧门阀调转枪口再来一枪。荀彧也是头铁直接去找皇帝,又拉上孔融作证,表明态度打死不做三公,曹操连续催了十几次,他就俩字不做。

曹操知道荀彧是什么德行,然而没想到他来这么一手,居然把孔融推到牌桌上,这等于无意中把颍川人和皇权党撮合到一起。果然没过多长时间皇权党觉得自己又行了,孔融加官太中大夫上蹿下跳,和孙权进贡的使者往来密切,还对即将开始的南征说三道四。孔融影响力太大了,他一句“文德以来之”表面上看是说没必要开战,实际上在暗指曹操无德,因为你曹操无德所以别人不服,你才需要用战争手段对付别人。

就在曹操焦头烂额之际,幽州那边传来消息,在曹操讨伐麴义时刘珪占领了辽东全境,一段时间又是屠杀大族又是分配土地,加上零星抵抗耽误到现在战事才算结束。战报先到,公孙康本人连同袁尚首级正在来邺城的路上。

曾经说过刘珪只需要一个来月就能占据辽东,可当真如此神速曹操心里又别扭起来,看战报送出时间又觉得刘珪挺给面子,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

零星抵抗都是借口,实际上只打了襄平一仗,说是打仗其实是里应外合,大军一到直接入城人都没死一个。这么晚送来纯粹是照顾朝廷面子,毕竟当时曹操正在打麴义,算时间正是大军回邺城之后战报才从辽东出发。

想到这里曹操点点头,没杀公孙康而是送交朝廷定夺,很会做人很不错,会做人就意味着不会冲动胡来,不妨领你这个情面。政治嘛,就是相互留台阶有事商量着来,好处均占大家一起乐呵呵,既然你给足面子那咱们之间一切就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