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在一月初的时候就已经由总局的工作报告中出来。
市场整体是增加的,但是对比电影的数量和票房占比,就会发现国产电影并不是强了。
主要的票房还是在被西方的电影拿走,每年的进口电影数量从20部提升到80部,自然不可能全部都是好莱坞的电影,还有日韩,欧洲那边的电影也会进来。
不然南韩那边也不会跳脚说他们的电影在龙国市场怎么样,他们自然也有电影引入。
郭薇听到这些数据,能感觉到国内电影其实只有少部分电影能看,能回本而已,她都没想到去年国内电影居然有六百多部。
“很多人只看到成功的电影,却从来没想过有多少电影倒下,这里面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也需要告诫国内的电影从业人员,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认真的对待电影。”钱信轻轻摇了摇头。
“那你觉得业内的从业人员应该有什么变化,才能更好的和国外电影竞争?”郭薇接着问道。
“我刚刚说了,跟不上的思想和教育。”钱信停顿了一下,他需要组织语言。
“电影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出现改变,从最开始的胶片电影开始,发展到了现在的数字电影,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后人人都可以拍摄视频,拍摄电影,这一点我认真的调查过,甚至一些手机相机,只要你会利用技术,也能拍摄出不错的视频出来。
当然达到大荧幕效果是需要更加专业的设备,未来的影视成本会很低,那么就是我说的思想方面了。
不能沉浸于电影的过往时代,那只会被时代抛弃,在保持电影理念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思考领域,结合现代的进步,去探索新的领域发展,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追求老一辈的思想。
还有就是教育的程度,每年报考艺术学院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个个年轻人都越发漂亮,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美女开始变得千篇一律了。
标准的瓜子脸,模特一样的身材,没有学到什么就各种炒作。
我不知道他们听没听过捧杀,那些媒体喜欢报道每一届的艺考生,然后给他们带上标签。
我在这里呼吁,希望那些媒体不要再做这种事,你们只会让他们活在别人的影子下。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性,而不是小某某人。
我举个例子,中戏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姜纹那种长相的人都能进入中戏表演班,孙红磊觉得他也行,于是他也有勇气去考了,还真被他考进去。
但放在现在的学校艺考中,我发现变了,很多学校并不是把专业放在第一,而是把长相容貌放在了第一位,这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这些年我在拍电影,用的还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想找一个新人都很难。
如果顺利的话,明年,或者是过两年,我会想要找一个姜纹长相的新人拍电影,我在艺术院校是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