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武昭国打赢了!皇上龙颜大悦,普天同庆!”
翌日,盛京街头,十几队快马奔向走告,不断向民众宣扬武营官军胜利的消息。
百姓走上街头,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立马高声欢呼。
“打赢了,我就知道能打赢的。”
“武昭国如此强盛,这小小的外夷蛮帮居然敢捋虎须,当真是不知死活。”
“就是,咱武昭国自开国以来,那可是在马背上立的国,打的都是硬仗,
那外夷之国居然敢犯我武昭疆域,当真是不知死活。”
“就看这些蛮夷入京后,怎么跪在皇上面前哭哭唧唧吧。”
“可惜咱不能进皇城,否则高低也得见见那些蛮夷长啥样。”
一时间,大街小巷内人声鼎沸,一个个都笑的跟个二百五一样。
尤其是早点摊子前,一圈甩着已经挂浆的金钱鼠尾,一个个喝着豆浆吃着油条,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武昭国赢了,也就是他们赢了,当然应该举国欢庆才对。
当然,也有一部分平民对此只是听过就算了。
相比武昭国打赢,他们更关心今天能赚几文钱,市场上的米价是不是能回落一些,又或者盘算着赶在闭市前能买些便宜的菜。
这些百姓十分清楚,精神上带来的短暂愉悦,并不能取代物质上稀缺带来的痛苦。
盛京的平民沸腾了,同样沸腾的还有那些武营家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营将士奋勇杀敌,击破蛮夷保卫社稷,可谓功劳显赫,
如今大军虽未回归,然万岁龙颜大悦,特提前发放封赏于诸位家眷,以此表彰有功之士。”
宣旨军官冷声宣读完圣旨后,立马就有大队禁军抬着一口口沉重的箱子来到武营家属面前。
待箱子打开,顿时一阵珠光宝气袭来,闪得人差点晃瞎了眼。
“谢过皇上!”
短暂的沉寂过后,三万多名家属齐齐俯身磕头,开始领取封赏。
这次封赏十分豪爽,光盛京内的武营家眷就花费了足足二百万两。
“奴才多谢皇上赏赐。”
一名年迈的武营家属接过银子,不断点头哈腰。
他清点了下白银数量后,不由眼前一亮,忍不住问道:“哎呀,万岁爷这次怎么给这么多啊?”
军官闻言,顿时斜眼一横:“你这话什么意思,是说万岁爷以前给的少了是么?”
那家属忙道:“不是,大人你误会了,我哪敢啊。”
“不是这意思就对了,拿了赏钱赶紧走,后面还排着长队呢。”
“得嘞,奴才这就离开。”
“等等,你可得给我记住了,这可是万岁爷给的赏赐啊。”
“是是是,奴才感谢万岁爷的赏赐,一辈子都当他的奴才,走嘞——”
那家属喜滋滋捧着银子离开,边走边嘀咕着:“难得啊,以往每次赏赐下来也就几两银子,怎么这回给的比抚恤还多?
唉呀,我想那么多干什么,这么多钱晚上安起来,德福楼吃喝去喽,嘿嘿嘿——”
也许,这些武营家属不会明白,这笔银子意味着什么。
除了京师内的武营家属,李弘还送了另外一大笔银子往关外方向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