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8章 王顺调任特区(1/2)

王顺当年分家之后,带着妻子赵怡和儿子去了当时的东江闯荡在东江工地干活,后来因为干活卖力被官方工程队吸收,从临时工到合同工,最后成为小工头。

经过努力学习,加入组织之后。大宋帝国陆军工程建设部队组建后,以专业人员进入军队授予少尉,随部队跑遍大江南北,参与不少大型基建项目立也立过功勋。以上尉军衔退伍后在某地方开办的地方官办性质的建筑企业任技术员。

建筑企业由于在股市大浪潮中损失惨重,直接被就地解散。不过,好在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出身,加上又在军队服过役,是个加分项,通过特区组织的人才招募引进考试,被分配到特区城建局担任资质审核员主要负责特区一些项目的资质审核和相关的建筑人员招募,比如说特区某个地方要修建和施工,招募和建筑队伍要过王顺资质审核这一关,否则无法施工。

作为帝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特区对于人才招募引进非常重视。像王顺这种初级的人才是允许带家眷同时安排的有住处,相关的补贴也到位。不仅在特区,寸金寸土的地方安排了集中宿舍,还给妻子也安排了工作,儿女也可以就地就读特区的学堂。特区的师资资源不错,尤其是由于国立学府就在特区附近,所以也能享受一些帝国级顶尖的教育资源。

地方制官办企业少部分的岗位可能是政务编,也就是可以进入仕途转到行政岗。王顺的老领导是个厚道人,在企业就地解散前,费了大半天的劲为\/他争取到了企业内的政务编,并且在临退休前给他争取到县衙的正式岗位。不管是不是冷水衙门,起码也是个官身。虽然说帝国近几年的调整在变,但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变,有一个官身比什么都强。

不过王顺已经鲤鱼跳龙门考到特区,比那个不知名的小县城强太多了。而且王顺老领导给王顺争取到的岗位是闲职,基本上没有什么上升空间,而特区那边的位置可是实权位置将来上升空间不是小县城提供位子的提供的官位可以相比的。

王顺和妻子收拾好行李之后,王顺让妻子赵怡去学堂把儿子王季安和女儿王梦柔姐,回来自己去找老领导告别。平心而论,老领导确实对王顺一家不错。

路上买了两瓶当地的土制烧酒,王顺的老领导是当地县衙的师爷,帝国体制系统改制之后就入了编制,退下来之前是当地企管部的部长,主管县衙的地方制产业虽然一直反对县里官办的建筑企业入股,但是奈何掰不过一把手,在因股市风波县里创办的地方志官办建筑企业被迫清算,直接减上相关人员遣散政务编内的成员,另行安排工作。

老领导是个厚道的人,在县里创办的建筑企业正式解散之前,给王顺入了编制,入了编制的会安排进其他单位工作。不管是不是冷水衙门,但起码也算是官身,比什么都强。

老领导退休之后就在当地买了一栋宅子,种几亩地养养花,种种草,写写文章,也算是快哉!儿子在外地当官,自己就和老婆子在这里带孙儿。

孙儿在外面和周边的娃娃们玩。王顺拎着两瓶土制烧酒和几道打包的凉菜。见到老领导的孙子给了两颗糖,让他领着自己去老领导家里。

老领导虽然已经正式退下来,但是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帝国的新文件,新精神也会学习各类报纸报刊的一手消息,也会查看。

见王顺进来,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开口说道:"小王啊。你来的正好县里呢,给出批示了,县里的忠卫社还缺个人,你去那里组织人才选拔工作。这可是个好岗位啊。"王顺开口说道:"感谢老领导替我周转,实不相瞒,我已经考上特区那边的人才引进岗,我要去那边那边的待遇也比我们县里的要强,并且还能享受到特区的师资教育资源。以后也能为孩子们搏个更好的前途。"

老领导闻言一愣,然后开口说道:"行啊,你个臭小子,真是深藏不露啊,今天咱俩好好的戳一顿,明天为你们送行。"

第二天一大早,大宋帝国卫京特区组织部下属的人才引进科的通函发到了县城。本地行政主官虽然有些诧异,这王顺什么来头能够调入如今前途大好的卫京特区。说句老实话,即便是特区的小文吏,前途恐怕也比自己这个不知名的小县城的知县要强。诧异一番之后,也识趣的在通函上发了盖上知县的大印,没有给王顺使什么绊子。

能够调入特区以后的仕途和前景,那就不是这个小县城的人能够比的。本着结交一番有好处的原则,一大堆的同僚都来给王顺一家送行。盟管是同一个部门的结识的,关系好的还是什么的?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人都来给王顺一家人送行。王顺和赵怡夫妻俩人疲于应付,最后还是王顺的老领导出面,挡下了一部分人才,解决了麻烦。一家四口,浩浩荡荡的往特区出发。

大宋帝国卫京特区南大门处,如果说大宋帝国最有钱的地方,除去东江之外,就是特区地区本身被开了特例,允许搞土地财政,再加上相关的资质进入。再加上大量的资本进入特区的土地和相关的财政,那堪比爆表。虽然多数属于是固定资产,不是移动资金,不过特区银行已在组建过程中,马上就可以筹集资金进行组建。

上等的山石刻着牌坊上面刻着大宋帝国卫京特区欢迎您。特区治安局交通治安队派出专人在四个门口进行迎接及引导,毕竟特区真的和外面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由于某位顾问的缘故,所以特区的风格无限接近于民国时期的上海滩。

交通治安队第一大队的两名治安官,远远的就望见了王顺,他们乘坐的外地挂牌的马车拦了下来之后。

两名交通治安官走上前,向王顺敬了一个礼,开口说道:"先生,你好。这里是大宋帝国卫京特区,区域内根据特区相关规定,外地车牌不得擅自出入,请汇报你们来特区的目的。"

王顺拿出知县和卫京特区组织部下属的人才引进科出具的文件开口说道:"在下王顺,刚刚通过特区人才引进招募考试,这次是来报到的。"说完,让妻子赵怡拿出,原单位的出函和特区组织部下属的人才引进科出台的人才引进条例文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