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章 斗宝失袈裟,施法收熊罴(1/1)

二、斗宝

唐僧大致是知道这“观音禅院”的主人,至少,他是有一些感觉的。悟空听说金池长老二百七十岁时,说了一句“这还是我万代孙儿哩”,唐僧“瞅了他一眼”,然后又说:“谨言!莫要不识高低冲撞人。”悟空的大致年龄,唐僧是知道的,两界山救他出来时已经有多人提及此事。前面借宿陈老汉家中时,悟空也说过“重子重孙”的话,也不见唐僧“瞅了他一眼”,更没劝悟空“谨言”,因为唐僧知道悟空说的是实话。这里唐僧如此谨慎,说明他已经想到了寺院的大老板可能是观音菩萨了,只是不太确定,又不方便明问,不好点破而已。

悟空知道不知道呢,应该也是知道的。你看他跑到观音菩萨面前理论时说的理直气壮,“我师父路遇你的禅院”,又指责观音菩萨“容一个黑熊精在那里邻住”。

两个人都知道,两个人都不说,缺乏沟通就容易发生问题。

金池长老叫人献茶,端上来羊脂玉的盘儿,三个法蓝镶金的茶盅,提一把白铜壶,斟了三杯香茶。唐僧便夸赞道,好东西,真是“美食美器”。这当然是一种礼貌,也是因为到了观音地头上,多说几句好话,总是不错的。金池长老当然也礼尚往来,说这里比不得你们东土大唐啊,您带的宝贝也给我们开开眼啊。唐僧说东土没啥宝贝,就是有,这么远的路,自己也没法带。宾主双方客气客气,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孙悟空不是这么想的。一方面这猴子争强好胜惯了,另一方面也是要到观音菩萨的地盘上显显威风,硬是要和金池长老比比宝物。

这一比,果然惹出事来。

三、失袈裟

金池长老听了广智、广谋两个小和尚的计策,要放火烧禅堂,杀唐僧,夺袈裟。

孙悟空知道以后,不是想拆穿他们,而是要“顺手牵羊”,“将计就计”。你想烧禅堂,我就烧了寺院。

这猴子,借了广目天王的避火罩护住禅堂,保了唐僧;上了房顶,看着方丈,保护袈裟。看众僧点火,他巽地里吸一口气吹起一阵风,风助火势,把个好端端的禅院烧个精光。

离禅院二十里外的黑风山上有个黑风洞,那里的黑熊精与金池长老交好,见禅院起火,赶紧过来救火。只见方丈无火,他撞进来,看见台案上锦澜袈裟霞光彩气,起了贪心,火也不救了,拿了袈裟回山。

早上唐僧醒来,观音禅院已经化为乌有,急忙讨要袈裟。金池长老无计可施,寻短见撞死。

这就是斗宝失袈裟的故事。故事简单,但还是有疑问。

第一个疑问,孙悟空为什么要烧禅院。前面已经说了,师徒俩心里都明白这是观音菩萨的地盘。那么悟空明明知道这是观音菩萨的禅院,为什么还要一把火烧掉?就是要出心中一口气。观音菩萨和唐僧合伙骗孙悟空头上戴了摘不掉的紧箍,孙悟空心中是有怨气的。烧了禅院,观音菩萨也不能拿孙悟空怎样,一方面唐僧需要孙悟空保护,另一方面这火是寺院老和尚放的,孙悟空完全可以抵赖。

第二个疑问,金池长老为什么要寻短见。丢了袈裟,罪不及死,金池长老若不寻短见,结果还是和最后一样:孙悟空请观音菩萨收服黑熊精,找回袈裟,双方相安无事。既然不是因袈裟而死,那只能是因为烧了禅院而死。

看起来,这个禅院的收入还是很多的。这笔钱多到金池长老认为不能有任何闪失,所以烧了禅院就是死罪。这笔钱多到悟空认为烧掉禅院对观音菩萨是一种报复,可以略略释放一下戴上紧箍的压抑,所以他助一把风。

@笔下文学 . www.5401.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