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天大会
如来降服了妖猴,玉帝留他吃饭,请众仙作陪。一吃饭,就有人出考题了:“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
这个题,很烫手。首先,这个工作是玉帝的分内事,他不愿意动脑筋,就应该指示秘拟好几个名字,自己选一个就行,完全不是客人如来该做的事儿!其次,出题人说了“如何”,就是征求意见,很显然是希望你谦虚谦虚,不要同意。就算同意了,就事论事的取个“捉猴宴”之类的名字也就可以了。
如来不但没有推辞,更是语出惊人,直接说“今欲立名,可做个‘安天大会’。”乖乖,猴子要求齐天,他直接就安天。道祖太上老君不是说佛也是他“化”的,没有道就没有佛么?那如来佛祖就说这天都是佛“安”的,没佛祖,道教这就全挂了!
众仙老异口同声,都说:“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
这句话,配上不同的表情,语气,那含义绝对是不同的。理解至少有两种:一是正常理解,这名字起的好;另一种就完全不同了,大致是“好你个如来,狂的很啊!”,诸如此类的含义。
安天大会上,有些神仙明显是倒向了如来这一派,尤其是寿星示好如来,对玉帝的计划是个比较大的破坏。
寿星是听说如来降服了孙悟空,玉帝专门设宴款待致谢后,专程带来礼物赶来的。寿星送了“紫芝瑶草,碧藕金丹”给如来佛祖,投诚姿态很明显。
玉帝原先是准备拿蟠桃这个资源警告、威胁佛教一派的,没想到寿星倒向了如来佛祖,使得警告效果大减。这是因为西游记中还存在第二种延寿资源——寿星的秘方。寿星的专长就是延长寿命,所以他是有自己的秘诀的。当然,寿星秘方的延寿效果肯定比蟠桃差很多,而且一定存在某种缺陷,不然玉帝的蟠桃就不那么吸引人,也就没有控制神仙的威力了。寿星呢,在天庭这里混的也不怎么好,玉帝既要把他收做自己人,又要提防他的秘方,所以把他分配到海外孤岛上,连大陆的仙山都没他的份儿,这一点寿星是心存不满的。所以如来佛祖这个潜在的大靠山一出现,寿星马上就主动示好了。
十、取经故事前的总结
从石猴出世,到大闹天宫,再到孙悟空被压五行山,整个神仙界(为便于讨论,这里把妖怪也包含进来)的利益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对于妖怪们来说,没有大的变化。第二次花果山剿匪战争之后,还活在世上的妖怪们,少了一些成仙的竞争对手。虽然拿到指标还是前途漫漫,但整体上说,是得了一点小利的,起码没有吃亏。
对于天庭这一派的神仙来说,少了一些最上等的蟠桃,少了一批九转金丹,天庭恢复了平静。整体来说,天庭一派吃了点小亏,但对玉帝来说,不过是生活中的小插曲而已,还顺便利用“蟠桃事件”警告了想震慑的一批神仙,小小损失不会放在心上。
对于佛教一派的神仙来说,估计会少得到一大批蟠桃,拿到的蟠桃质量也会下降。但如来佛祖展示了无上法力,震慑了天庭这一派的神仙,保住了孙悟空的性命,还得到一些道教神仙的示好,尤其是寿星的投靠,是一个比较大的收获。整体来看,佛教获利了。对如来佛祖来说,收获最大。
吃亏最大的是孙悟空,失去了自由,理论上说是无限期监禁(并不是终身监禁,而是不知道释放时间)。但他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偷蟠桃,盗御酒,窃金丹,换了一个金刚不坏之躯,也算有所收获。整体上看,他还是吃了大亏。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就算本事很大,轻易不要出头,尤其是没有形成集体力量之前。别做出头鸟,出头必被敲。
至此,整个西游记的故事铺垫已经完成。一个佛教的神仙,悄悄的在花果山放了一块仙石,吸收日月天地精华,造了一个非常有修仙天分的石猴。在石猴“道心开发”之时,指点他去修仙,并且故意让石猴先去南瞻部洲这个没有神仙的地方去修行学习。然后,等石猴到了西牛贺洲的时候,佛教的一个最高级别神仙(目前身份难定),以须菩提祖师的名义,教了孙悟空一身本领,并放他出山闯祸,试探道教一派的实力。玉帝在猜测一系列事件背后的主谋后,点名如来佛祖降妖。如来佛祖展示无边法力,笼络了部分道教神仙,为以后的计划做好了准备。